有句話說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各自的特點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家長們只要能夠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再加以培養,就能讓孩子大放光彩。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喜歡畫畫的愛好,因為畫畫能將孩子的想象表現出來。
兒子從幼稚園開始就喜歡畫畫,爸爸從小就給他報了美術的興趣班,一直到小學都沒有間斷過。一天,爸爸想檢查一下兒子學了這麼多年,到底有沒有進步,就想讓兒子給自己畫張畫像。
剛好兒子美術班的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爸爸的模樣,要求畫完之後上交,畫得好的作品送到區裡評獎參展。
所以孩子就認認真真的給老爸畫了個頭像,足足畫了2個多小時,正當孩子快完成的時候,爸爸接了一個緊急的工作電話,就出門了,沒看到兒子的作品。
而兒子就把爸爸頭像的素描畫作業上交了,過了一個星期,兒子的作品居然獲得了素描組繪畫二等獎!
兒子高興極了,就要好消息告訴了爸爸。可當爸爸看到獲獎的「爸爸的模樣」時,火冒三丈,明顯高興不起來:這畫得什麼啊?一點都不像我!完全醜化我的形象!爸爸明顯沒有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我叫你學畫畫,你就學了個這個!你獲獎是因為老師鼓勵你,知道嗎?兒子聽後,有點失落。
可這時,媽媽得知兒子獲獎的喜訊後,高興的對爸爸說:你懂什麼!這才是藝術!只不過是突出你的特點而已!
媽媽充分肯定了孩子的繪畫能力和技巧,這讓兒子又開心起來,他覺得自己畫得很棒。
網友一:原本以為孩子是個抽象派,沒想到孩子是個現實派!
網友二:其實輪廓都差不多,確實孩子是放大了爸爸的特點,說藝術真沒錯!
網友三:看畫是醜了點,但看到爸爸後,感覺也差不多啊!
網友四:兒子的畫畫水準已經很高了,是爸爸沒有清晰那個的自我認識,還是媽媽做得正確。
這件事讓人有點忍俊不禁,但是我覺得爸爸和媽媽兩方不同的態度對孩子影響極大,爸爸對兒子的嚴重打擊,讓兒子產生了失落感,而媽媽的的話卻讓孩子信心十足,很受鼓舞。我認為孩子做一件事情應當受到激勵和讚揚,因為他們在專注做一件事情。
1、父母的鼓勵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安全感才是孩子最高的起跑線。當父母毫無保留地去愛孩子,讚揚孩子,孩子也會變得更懂事。
所以做一件事,我們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出發點和實際能力,不能給他們太多的壓力,當然也不能溺愛孩子,這樣才會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給他們打下良好的地基。
2、要考慮孩子心理需求
做父母要懂得觀孩子的肺腑,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該表揚時,要毫不吝嗇的用語言說出來,這樣才是讓孩子形成積極的自信心,才有利於孩子今後的發展。
3、父母不能按自己的思維武觀臆斷
孩子畫畫把爸爸畫成這樣,那一定是有孩子原因的。也許是他為了強化爸爸的缺點,故意而為之,也許爸爸在兒子心目中就是這個形象呢?不能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所以,爸爸要懂得詢問兒子:為什麼把2我畫成這樣?有什麼依據嗎?如果爸爸確實不滿意,也應該鼓勵孩子:你畫得很不錯,如果是鼻子更尖一點就更像爸爸了,你說是嗎?
綜上所述,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只是一味的嚴厲要求,同時還在于貼心的鼓勵和溫暖的問候,所以家長們還是需要多方面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