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歌頌父愛的偉大,每當看到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例時還是難免被感動。
四川成都就有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從兩歲開始就被檢查出有腦癱,每次一發病女兒就會陷入沉睡之中。
14歲女孩小駱因病常陷入昏睡狀態,有時一睡就是三個月、半年。面對這種情況,駱爸爸沒有放棄,十二年如一日,邊擺攤邊獨自照顧女兒。
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這位爸爸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女兒。他每天給女兒梳洗、餵飯,僅僅依靠著擺攤賣貨掙一些微薄的收入。
每當有人說他的女兒是植物人時,這位爸爸就反駁道:「她是童話裡的睡美人。」
這位爸爸的事蹟讓網友們感歎,這就是父愛如山。
首先,能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
人在生病的時候,身體上所要承受的痛苦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明顯的,年幼的孩子就更不例外了。
當孩子生了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時,父母的不離不棄能給對孩子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孩子能夠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
就像這位患有腦癱的女孩,雖然她發病時只能在床上沉睡,但是有不離不棄的父親在,就能夠每天給她餵飯,讓女孩可以更好地維持生命。
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能讓孩子的病體感到更舒適一些,對孩子養病也更有好處。
其次,能夠帶給孩子心理安慰。
疾病不僅會摧毀人的身體,還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的心理折磨,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更是如此。
而在與病魔對抗時,如果父母能夠不離不棄地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孩子能夠從父母身上獲得極大的心理安慰。
就像這位「睡美人」女孩,即使發病時會沉睡不醒,但是爸爸每次給她餵飯時,她都慢慢張口吃下並且吞咽,因為她心裡知道爸爸還沒有放棄她。
而這樣的心理安慰,也能夠支持著孩子不管遇到多難的情況,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這對艱難的父女固然讓人同情,同時也給廣大有著相似遭遇的父母和孩子提了個醒,孩子在生病或者脆弱的時候,父母的舉動能夠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1)詳細瞭解孩子的情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偶爾遇到生病或者是心情不佳的情況是難免的。
而當孩子在面對這些艱難時,父母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瞭解孩子的情況。
如果孩子是不幸患病,那麼父母就要向醫生瞭解情況病因、治療方式。
如果孩子是暫時心靈比較脆弱,那麼父母就要耐心開導孩子,讓孩子將自己不開心的原因說出來。
只有父母瞭解情況孩子的具體情況,才能更好地説明孩子解決問題。
2)陪伴孩子度過難關
對于孩子來說,不管是疾病還是其他令他們心情不佳的事物,這種打擊和挫折都是巨大的。
而父母是孩子最親近也是最信任的人,所以父母這時候應該做的就是陪伴在孩子身邊,不斷給孩子鼓勵、大氣。
這樣能讓孩子知道,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父母都會陪伴在旁、不離不棄,孩子在面對病痛或者其他挫折時,也能更有勇氣和毅力去面對。
3)尋求專業的幫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難題是父母可以幫助解決的,而有些難題則是父母也無能為力的。
不管是孩子生病了還是遭遇不幸導致心靈脆弱,當父母發現無法使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孩子解決和克服的時候,父母就需要去尋求更專業的幫助。
專業人士不僅能夠儘快幫助孩子治癒身體上的病痛,還能夠幫助孩子逐漸治癒自己心靈,讓孩子重返健康生活。
而父母給孩子尋求專業的幫助,也是父母在給孩子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援。
高爾基曾說: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爸爸的愛,看似波瀾不驚,實際卻給予我們心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