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思想與獨立于他人的空間,會有自己的小秘密與隱私,這些是作為自我的標志,每個人都有多重身份,但是生命的本質是有一定的時空,讓自己是自己,孩子也不例外,需要有自己呼吸的空間。
最近在網路上有這樣一段視頻,視頻拍攝者是一位媽媽她拿著手機靠近自己女兒的小豬存錢罐。這個時候女兒正好和朋友出門了媽媽就偷偷的把女兒的存錢罐給打碎了,看到存錢罐里的東西是什麼的時候這位媽媽就已經傻眼了。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出來孩子的存錢罐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全部都是一元五元這樣的小額紙幣還有一些在底部的硬幣,應該是孩子一點一點攢起來的。
這個視頻被發到網上之后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有的網友覺得孩子這麼節儉家長應該開心,更多的網友則是在譴責媽媽這種背著孩子隨便破壞孩子個人物品的這種不好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想當年自己的壓歲錢也是這樣就突然不消失了的。
作為父母肯定會覺得金錢對于孩子來說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因此并不會在意孩子們的想法,但是這個不僅是金錢的問題還有孩子是否有隱私權的問題。
1、讓孩子把重要的東西上鎖
很多家長總是借著自己需要實時查看孩子學習情況這個借口不允許孩子在屋里把門反鎖上,這樣就導致父母很輕易的就可以動用孩子個人的物品或者是帶有自己小心思的東西,可能父母是無意中看見的,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東西被別人亂翻的話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種行為可以說是非常不禮貌的,作為對孩子隱私的尊重家長可以讓孩子把覺得對自己非常重要的東西單獨放在一個柜子里并上鎖,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在意的事情也尊重了孩子的私人空間。
2、千萬不要看孩子的日記
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沒有辦法說出口或者是一些非常私人的想法寫進自己的日記里留做記錄,在日后翻看的時候也可以知道自己曾經想什麼做什麼是對過去的一種緬懷,特別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日記可能就成為了他們唯一可以宣泄自己情緒的地方。
于是很多家長就會趁孩子上學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的看孩子的日記以為這樣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之所以會把這些話寫在日記里就是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太缺乏溝通了。如果家長真的希望能夠更加的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不是去偷看日記,而是要更加體貼地傾聽孩子的想法。
3、一定要讓孩子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從小到大總有這麼一句話讓每一個人都無比厭煩,但是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后也會不斷對孩子說,這句話就是我這是為了你好。因為父母覺得自己非常愛孩子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決定絕對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一定是會對孩子的成長髮展非常有利的決定。但是父母在作出決定的時候卻忽略了孩子自己本身的意愿,讓孩子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生活喪失了主動性。如果想要真正的開始尊重孩子的隱私那麼一定要讓孩子在事情上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作為父母只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以建議而不是意見。
現代社會非常強調隱私權,我們不能仗著自己是父母就可以任意地剝奪和侵占孩子的隱私,只有我們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去尊重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子女的想法,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大家互相幫助一起前進而不是把子女僅僅當做父母意識的延續。